专题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德育天地 > 专题教育 > 正文
一堂特别的生命教育课
发布日期:2013-05-07    作者:

428日,敬业中学高二(8)班的季清萱、姚锐聪、葛旻敏、谢江俊、陈嘉树、王伟康同学在王飞红副校长与钟思慧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老西门街道的两位自愿签署遗体捐献书的老人家中进行采访。

李奶奶和傅爷爷都已年逾杖朝,早年间他们曾是参与抗美援朝的军人,为祖国做出了贡献。退休在家后,他们也依然在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他们平时在居委会中做志愿者,照顾独居老人,李奶奶组建了一个健身队,带领社区中的老人一起强健体魄。

众所周知,中国的遗体捐献是极大的难题。供体的短缺导致了医学研究无法很好进行,在各大医学院中,一个解剖台前常常要围上数十人观看实验;许多人的生命也在等在供体器官的漫长时光中走向尽头。而缺乏社会公众的认同与缺乏民间团体的支持无疑是导致供体数目不足的重要原因。傅爷爷在采访中表示:中国的遗体捐献机制仍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是他们却仍然义无反顾的签署了无偿捐赠书。这是一份普通的表格,谁都能领取、填写;这更是一份特殊的证明,它承载着生者对于身后的承诺。

李奶奶说:“奉献给别人,别人快乐,我也快乐。”她说,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绝不是名利与单纯的成绩,在应试教育的当下,我们更应学会“德”而非“才”,善良、正直、奉献,是应贯穿我们一生的东西。

通过这次采访,同学们都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们没有经历过傅爷爷、李奶奶所度过的那段艰难岁月,也许无法感同身受他们流淌在血液中的大无畏精神,但是他们所赞颂、所表现出的崇高的奉献精神值得我们这一代去传承、去发扬光大。

撰稿人:高二(8)班 季清萱

2013.5.2

 


相关信息
Baidu
map